- · 东南亚研究版面费是多少[06/01]
- · 《东南亚研究》投稿方式[06/01]
- · 《东南亚研究》期刊栏目[06/01]
产业链外迁东南亚,不一定是坏事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但在把出口本身作为目的的观念影响下,东南亚的崛起会被认为是给我国增添了众多出口竞争对手,自然会焦虑。 其实,未来我国若要成为更有影响力的

但在把出口本身作为目的的观念影响下,东南亚的崛起会被认为是给我国增添了众多出口竞争对手,自然会焦虑。
其实,未来我国若要成为更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,一定会从出口大国向进口大国转变。黄奇帆在《新时代国际贸易新格局、新特征以及“三零”原则为基础的FTA发展趋势》里对此有很精辟的论述,概括为三点:
1. 进口大国意味着市场容量大,足以牵动世界;2. 进口大国往往是国际贸易的定价者;3. 进口大国要么是自己有大量外储,要么本币就是世界货币。
第三点很有意思。既然人民币要努力成为世界货币,那么其他国家总得多持有些人民币吧?如何持有呢?要么是中国增加对外人民币投资和贷款;要么多进口,多增加议价权,条件成熟时直接用人民币结算,让对手方囤更多人民币……无论如何,“出口立国”,一昧追求贸易盈余,并不是中国经济的未来。
目前,市面上经常出现一些“目标”和“观念”上的自相矛盾。比如目标上是希望“不再给欧美人世世代代做衣服做鞋子”,但在观念上却认为“中国必须有人世世代代做衣服做鞋子”;比如目标上希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,但在观念上却希望靠出口把人民币都囤在家里;比如目标上希望做品牌做溢价,但在观念上又看不起说故事的人文学科,仿佛只有上手苦干或者飙出硬核数据才叫踏实……
仿佛是,一个已经在2楼的人明明可以向3楼爬,也实际上打算向3楼爬,可身子却不听使唤地往2楼甚至1楼扭。中国早已不是40年前那个中国,甚至已经不是10年前那个中国,但很多人只是用简单粗暴的“强/弱”来理解这些变化,对真正的结构性的变迁却并没有感知。
当然,说了这么多后,可能还是会有朋友觉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,还是没回答国内产业外迁东南亚后的失业问题。老实说,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。但我同样也不知道开头那个问题怎么办——如果你是老板,你会宁愿自己亏钱,但为了保住中低端制造业的工人,而继续做么?

文章来源:《东南亚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dnyyjgw.cn/zonghexinwen/2022/0508/7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