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东南亚研究版面费是多少[06/01]
- · 《东南亚研究》投稿方式[06/01]
- · 《东南亚研究》期刊栏目[06/01]
徐奇渊:不论越南还是印度要取代中国的世界工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,在俄乌危机的爆发之后,能源、粮食等供应链的稳定遭受巨大挑战。在此背景下,西方国家越来越强调价值观贸易,越来越强调基于
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,在俄乌危机的爆发之后,能源、粮食等供应链的稳定遭受巨大挑战。在此背景下,西方国家越来越强调价值观贸易,越来越强调基于政治互信的经贸关系。在这种条件下,一些国家、跨国公司对现有供应链布局进行重大调整的动力明显增强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如何经营、改善外部环境,如何增强外界对中国供应链的确定性预期,这将成为一个非常迫切、重要的问题,这将影响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新的地位。
新京报贝壳财经:在2020年疫情刚暴发时,欧美等发达国家呼吁制造业回流的声音高涨。当时很多人在讨论疫情是否会加速产业链从中国的转移。如今来看,制造业回流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如何?
新京报贝壳财经:从历史来看,“世界工厂”的头衔多次易主。短期看和长期看,越南以及印度是否会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和全球供应链核心?越南以及印度想要发展成“世界工厂”,面临哪些挑战?
徐奇渊:制造业回流欧美国家遇到了很大障碍。尽管美国、日本、欧洲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,甚至提供了补贴和优惠措施,但是其政策空间有限。因为其遵循“竞争中性”的产业政策理念,这就决定了其政策补贴要么在很大范围内铺开、从而财政压力很大,要么就只能针对个别重点企业展开、但这又不符合“竞争中性”的政策理念。要求制造业回流的政策,本身就是逆全球化的非市场行为,因此其遇到障碍在预料之中。
在徐奇渊看来,从中国、越南的竞争压力指数看,中国仍然完全占据绝对优势,同时两国出口的互补关系仍然明显大于竞争关系。从当前越南、印度的制造业发展看,不论是越南还是印度,要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难度都很大。短期内越南对中国产业链替代的压力更突出,但从中长期来看,印度才是中国更大的挑战。
对于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,徐奇渊表示,只要自己的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做好,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当中的中心地位仍然是稳固的。应对产业链向东南亚的转移,应不断实现产业升级、推动全球竞争力的提升。同时,对于中西部地区如何更好承接产业转移,他给出了三个建议:实施普惠性减免+依区域、产业、用途、企业规模差别减免的税收优惠,降低企业税负成本;提升市场化水平和政府效率,补齐营商环境短板;在中西部边境省份积极与越南开展劳务合作。
“中西部地区要提升市场化水平和政府效率,补齐营商环境短板”
首先,实施普惠性减免+依区域、产业、用途、企业规模差别减免的税收优惠,降低企业税负成本。我国税收执行梯度优惠,随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陆推进。中西部地区可以试点对标东南亚国家,加大减税降费力度,以税收政策工具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,加强省级协调,减少横向税收竞争。
我们同时看到这两方面的事情都在发生。一方面从竞争关系来看,2007年以来中越两国的出口竞争关系在明显上升,但以中国对越南仍然保持绝对优势。2020年越南对中国出口的竞争压力指数为9.3%,是2007年3.7倍。这意味着中国出口金额当中有9.3%的产品直接面临越南的竞争压力。但是与此同时,中国对越南的出口竞争压力指数为85.5%,这意味着越南出口金额当中有85.5%的产品直接面临着中国出口的竞争压力。显然中国、越南的竞争压力指数是完全不对称的,中国仍然完全占据绝对优势。
一直以来,中国企业家都特别善于面对新挑战、适应新环境、利用新技术。2021年全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3%,在全球纯电动车销量份额占比高达61%,光伏组件企业出货量占全球总需求的75%。在这些绿色新能源产业领域,中国企业已经展现出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。只要自己的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做好,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当中的中心地位仍然是稳固的。当然,要做到这些,我们一定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、增强国际合作,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、保护企业家精神,同时通过扩大内需战略为产业升级提升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。
另一方面是从互补关系来看,中越之间的经贸互补性很强,越南对中国进口的依赖度也越来越大。2000年中国对越南出口金额约为8亿美元,2007年中国对越南出口也只有70亿美元左右,2021年已经上升到了约1260亿美元。2007年时,越南在中国的所有出口目的地中排名为第22位,其排位甚至在东盟国家中位于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尼和泰国之后。2021年越南已经成为中国第4大出口目的地,仅次于日本、美国和韩国。甚至在2020年疫情冲击之下,中国对越南出口一度还超过了韩国。越南是发展中国家,经济体量比广西还略小一些,能够成为中国的第四大出口目的地,可见中越经贸关系的互补性以及越南对中国进口的依赖度之高。2020年3月前后,中国疫情冲击对越南供应链产生了巨大冲击,越南许多行业的供应链面临停顿,也正是反映了这种互补型的依赖关系。
文章来源:《东南亚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dnyyjgw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9/748.html
上一篇:中信证券:美或豁免东南亚光伏关税 释放装机增
下一篇:“南亚研究出版中心”成立